【性味與歸經】苦,寒。 入肺、脾、膀胱經。
【功效及應用】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作用。 主要用於濕熱之邪阻痹經絡之關節腫脹、疼痛;濕熱蘊結膀胱之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水腫;濕熱毒火所致之癰癤瘡腫等證。
【用量及注意事項】6~12g 。 陰虛而無濕熱者應慎用。
【常用藥對及配伍應用】
⑴ 防己與木瓜
木瓜以治筋病為長,筋急則能緩之,筋緩則能利之;防己善祛風通絡,以泄經絡濕淫為其特長。 二藥相需為用,善治風濕侵襲經絡之筋骨痠痛,足膝無力;肌肉攣縮疼痛,關節腫脹不利,或兼發熱,或兼小便不利及腳氣水腫等。
⑵ 防己與黃芪
防己除風,利水消腫;黃芪益氣升陽,亦有利水之功,二藥配合,更能益氣化濕,利水消腫,療風濕表虛證,或風水浮腫,如防己黃芪湯。
⑶ 防己與桂枝
桂枝通陽,利水濕之氣化,防己苦寒降泄,除濕利水,祛風止痛。 二者相需為用,除濕除痹之力增強,用療濕痹、水腫、腳氣。
⑷ 防己與威靈仙
威靈仙善通經絡而止痛,防己祛濕通痹,二者合用,祛風濕通經絡之力增強,常用於風濕痹痛、關節不利,以及下肢水腫疼痛等證。
⑸ 防己與桑枝
防己善去經絡中之濕淫,桑枝善祛風濕,又有利水濕的作用,二藥合用,除濕作用增強,療風濕痹痛之濕重者之關節不利、身重、步履維艱等。
⑹ 防己與五加皮
用於痹症濕重者。
⑺ 防己與秦艽
療濕寒痹證兼小便不利者;以及濕熱黃疸。
⑻ 防己與澤蘭
療產後水腫、小便不利。
【參考內容】本品所含之漢防己甲素、乙素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鎮痛強度約為嗎啡的 13%。 延胡索亦有類似的鎮痛作用,但二者合用,效力反而會減弱。 臨床應用表明,本品對神經痛尤其是肋間神經痛,以及肩關節周圍炎、扭挫傷疼痛效果較好。 本品能作用於垂體- 腎上腺皮質軸,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 能降低血壓,對橫紋肌神經肌肉接頭處有輕度阻滯作用。 在體內外,均有抗阿米巴原蟲作用。 傳統上認為本品能夠利水,但單獨使用時並未見有利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