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與歸經】辛、苦,溫。 入肝、心、胃經。
【功效及應用】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作用,善治內外諸痛。 古人謂本品行血中氣滯,走而不守。 凡脾不統血,肝不藏血,以至氣血瘀滯,以及心脈血凝氣滯,肝氣鬱結,寒濕克於厥陰等所致之心腹痛、胃脘痛、胸脇刺痛、疝痛、痛經、肢體疼痛、跌撲損傷疼痛等,皆可使之緩解或治療。 此外,本品尚有消積除癥,治療腹中氣滯血凝之痞塊,以及通經和墮胎的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項】 3~9g,研末服每次 1.5~3g。 氣虛血虛所致諸痛,血虛無瘀者及孕婦均不宜用。
【常用藥對及配伍應用】
⑴ 延胡索與川楝子
川楝子苦寒性降,最能疏肝鬱而清肝熱,行肝經而入氣分;延胡索苦辛而溫,行血中滯而止痛,活血化瘀而疏肝氣鬱結。 二藥合用,一入氣分,一入血分,使氣血並行,鬱滯得解,有疏肝、行氣、解熱之功,尤其善於止痛。 二者合用,名金鈴子散,為治療肝鬱化火、氣血瘀滯所致之胸脇疼痛,疝痛等證的基礎配方。
⑵ 延胡索與香附
香附善行氣滯,延胡索則行血中氣滯而止痛,二藥合用,能理氣解鬱、活血化瘀,起到氣血並治的作用,療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所致之胸腹疼痛、胃脘疼痛、疝痛等證。 此外,二藥合用更能通經止痛,最適合用於婦女氣滯血瘀之痛經、經前綜合症等證。
⑶ 延胡索與肉桂
能活血溫經止痛,療血滯痛經及肢體疼痛。
⑷ 延胡索與小茴香
延胡索行血中之氣滯,療內外諸痛;小茴香溫腎散寒而舒肝鬱。 二藥合用,療寒疝氣滯疼痛,痛牽少腹、腰腹沉痛者。
⑸ 延胡索與五靈脂
用於因血滯所致之胸腹諸痛,以及血瘀痛經。
⑹ 延胡索與川芎
療血瘀頭痛。
⑺ 延胡索與沒藥
療血瘀氣滯之心腹疼痛。
【參考內容】本品能明顯提高痛閾而發揮鎮痛作用,雖然其鎮痛強度不及嗎啡的五分之一,但不易產生耐藥性。 目前臨床上常與活血行氣藥物配合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有一定效果。 此外,尚有鎮靜、催眠、止吐和鬆弛肌肉的作用,並能輕度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