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地骨皮、桑白皮,各一兩 ( 各 30g )、甘草炙,一錢 ( 3g )。

【用法】上藥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 現代用法:水煎服 )。

【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 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證治機理】本證主治肺有伏火鬱熱之證。 肺主氣,宜清宣下降,伏火鬱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肺合皮毛,肺中伏火外蒸於皮毛,故皮膚蒸熱;肺金旺於酉時,伏火漸傷陰分,故身熱日晡尤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熱、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 錢氏據小兒 ” 稚陰 ” 之體及肺為嬌臟、不耐寒熱之性,對肺有伏火之證,避苦寒涼遏,宜清瀉肺中伏火之法。

【方解】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善清肺熱,瀉肺氣,平喘咳,故以為君。 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 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 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培土生金,以扶肺氣,兼調藥性,共為佐使。 四藥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配伍特點】甘寒清降,瀉中寓補,培土生金。

【運用】本方為治療肺有伏火、鬱熱喘咳之常用方。 以咳喘氣急,皮膚蒸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附方】

⑴ 葶藶大棗瀉肺湯 (《金匮要略》)

葶藶子熬令色黃,搗丸如彈子大 ( 9g )、大棗十二枚 ( 4 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功用:瀉肺行水,下氣平喘。

主治:痰水壅實之咳喘胸滿。

⑵ 黃芩瀉白散 (《症因脈治》)

黃芩 ( 10g ),桑白皮、地骨皮 ( 各 15g )、甘草 ( 5g ) ( 原著本方無用量 ),水煎服。

功用:清瀉肺熱。

主治:肺經有熱。 症見喘咳面腫,氣逆胸滿,小便不利。

【鑒別】葶藶大棗瀉肺湯、瀉白散與黃芩瀉白散均有瀉肺之功,用於肺熱喘咳證。 但葶藶大棗瀉肺湯以葶藶子苦寒瀉肺,逐痰行水,佐以大棗甘溫安中,使瀉不傷正,適於痰濁壅滯於肺而致之痰喘;瀉白散以甘寒之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熱、瀉肺氣、平喘咳,佐以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培土生金,適於肺中伏火鬱熱之喘咳;黃芩瀉白散由瀉白散去粳米家黃芩而成,較之瀉白散,清火之功盛,而培土之功不足,適於肺熱較盛之喘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