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芍藥一兩 ( 30g ),當歸、黃蓮各半兩 ( 各 15g ),檳榔、木香、甘草炙,各二錢 ( 各 6g ),大黃三錢 ( 6g )、黃芩半兩 ( 9g )、官桂二錢半 ( 5g )。

【用法】上㕮咀,每服半兩 ( 15g ),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后溫服 ( 現代用法:水煎服 )。

【功用】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濕熱痢疾。 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證治機理】本證由濕熱壅滯腸中,氣血失調所致。 濕熱下注大腸,搏結氣血,釀為膿血,而為下痢赤白;腸道氣機阻滯則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弦數等,俱為濕熱內蘊之象。 治宜清熱燥濕,調和氣血。

【方解】方中黃芩、黃蓮性味苦寒,入大腸經,功擅清熱燥濕解毒,以除致病之因,為君藥。 重用芍藥養血和營、緩急止痛,配以當歸養血活血,體現 ” 行血則便膿自癒 ” 之義,且可兼顧濕熱邪毒熏灼腸絡、耗傷氣血之慮;木香、檳榔行氣導滯,” 調氣則後重自除 “,四藥相配,調氣和血,是為臣藥。 大黃苦寒沉降,合芩、蓮則清熱燥濕之功著,合歸、芍則活血行氣之力彰,其瀉下通腑可導濕熱積滯從大便而去,乃 ” 通因通用 ” 之法;入少量溫熱之肉桂,既可助歸、芍行血和營,又能制芩、蓮苦寒之性,共為佐藥。 炙甘草和中調藥,與芍藥相配,緩急止痛,用為佐使。 諸藥合用,濕去熱清,氣血調和,故下痢可癒。

【配伍特點】主以苦燥,輔以甘柔,佐溫於寒,氣血同調,通因通用。

【運用】本方為治療濕熱痢疾之常用方。 以痢下赤白,腹痛裡急,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原方後注 ” 如血痢,則漸加大黃;如汗后臟毒,加黃柏半兩,依前服 “,可資臨證參佐。

【附方】

⑴ 香蓮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黃蓮去蘆、鬚,二十兩 ( 15g ),用茱萸十兩 ( 7g ) 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見火,四兩八錢八分 ( 6g )。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 6 ~ 9g ),飯飲吞下。

功用:清熱燥濕,行氣化滯。

主治:濕熱痢疾。 症見下痢,赤白相兼,腹痛,裡急後重。

⑵ 黃芩湯 (《傷寒論》)

黃芩三兩 ( 9g )、芍藥二兩 ( 6g )、甘草炙,二兩 ( 6g )、大棗擘,十二枚 ( 4 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用:清熱止利,和中止痛。

主治:熱瀉熱痢。 症見身熱,口苦,腹痛下利,舌紅苔黃,脈數。

【鑒別】香蓮丸、黃芩湯與芍藥湯同治濕熱痢疾。 香蓮丸以黃蓮 ( 吳茱萸同炒後去吳茱萸 ) 配木香,以清熱燥濕為主,且可行氣止痛;黃芩湯以黃芩、芍藥配甘草、大棗,意在清熱止利、和中止痛,為治熱瀉熱痢之方;芍藥湯由黃芩湯去大棗,加黃蓮、當歸、木香、檳榔、大黃及肉桂而成,清熱燥濕之力更盛,且增調氣和血、通因通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