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青蒿二錢 ( 6g )、鳖甲五錢 ( 15g )、細生地四錢 ( 12g )、知母二錢 ( 6g )、丹皮三錢 ( 9g )。

【用法】上藥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 現代用法:水煎服 )。

【功用】養陰透熱。

【主治】溫病後期,邪伏陰分證。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治機理】本證為溫病後期,陰液已傷,而餘邪深伏陰分。 衛陽之氣,日行於表,而夜入於里。 陰分本有伏熱,陽氣入陰則助長邪熱,兩陽相加,陰不制陽,故入夜身熱。 平旦衛氣行於表,陽出於陰,則熱退身涼。 溫病後期,陰液已傷,加之邪熱深伏陰分,則陰津益耗,無以作汗,故見熱退無汗。 舌紅苔少,脈象細數,皆為陰虛有熱之候。 此陰虛邪伏之證,若純用滋陰則滋膩戀邪,單用苦寒則易化燥傷陰,故宜養陰與透邪並進。

【方解】方中鳖甲鹹寒,直入陰分,滋陰退熱; 青蒿苦辛而寒,其氣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熱透絡,引邪外出,兩藥相配,滋陰清熱,內清外透,使陰分伏熱有外達之機,共為君葯。 即如吳瑭自釋:” 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陰分,有鳖甲領之入也;鱉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 ” 生地甘寒,滋陰涼血;知母苦寒質潤,滋陰降火,共助鱉甲以養陰退虛熱,為臣藥。 丹皮辛苦性涼,洩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陰分伏熱,為佐藥。 諸藥合用,共奏養陰透熱之功。

【配伍特點】滋中有清,清中有透,邪正兼顧,先入后出。

【運用】本方為治療陰虛發熱證之常用方。 以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