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是對會計工作、活動的統稱,現代會計學把企業的會計分為財務會計 ( financial accounting ) 與管理會計 ( management accounting )。 主要為企業外部提供財務資訊的會計事務稱為財務會計,而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財務資訊的會計事務稱為管理會計。 企業財務管理是基於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係而產生的,根據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工業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固定資產管理、流動資金管理、專用資金管理、產品成本管理、銷售收入管理、企業純收入和財務支出管理等。 其中固定資金管理是指墊支在勞動資料上的資金 ( 包括: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 )。 流動資金是指墊支在勞動物件上的資金 ( 包括:原材料、燃料、在產品、產成品、銀行存款及各種結算專案 )。 專用資金是指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 包括:生產發展基金、更新改造基金、新產品試製基金及大修理基金等 )。

ERP 系統涉及的會計事務既有財務會計又有管理會計,ERP 系統的成本管理採用的是管理會計方式。 可將 ERP 系統的財務管理分為三大部分:

⑴ 財務管理。 它是傳統的財務管理,包括賬務管理、應收、應付、工資核算、現金管理、材料、銷售核算等業務。

⑵ 成本管理。 描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業務的有關理論與實現。

⑶ 固定資產管理。 描述 ERP 系統對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

由於 ERP 系統的財務管理是整合資訊的財務管理,它整合了採購管理、原材料管理、產成品的管理、銷售管理、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所有與企業有關的財務活動,因而它比單一的計算機財務系統具有集成度高、資訊處理及時等優點,如果資訊集成度做得較好的話,企業財務的 70% 以上的憑證是可以自動產生的。

☛ 財務管理業務概述

會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財務計劃與預算。 分述如下:

⑴ 製作憑證

憑證的製作和管理是財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計必須做到每一項經濟業務都取得或填製原始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製記帳憑證。 所有的財務活動都要通過製作憑證才能記入相應的帳目。 當經濟活動發生后,財務人員要收集業務的原始憑證 ( 發票、入出庫單等 ),並根據商務活動涉及的財務科目填寫相應的憑證分錄,製成記帳憑證。 在一段時間後要將憑證歸類裝訂成冊以備檢查。 財務涉及的憑證一般包括: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帳憑證。

⑵ 根據憑證記帳

按規定設置總帳、明細帳和日記帳,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及時登記入帳。 企業的賬務有對內與對外兩類,對內的有資產、成本、工資、材料與利潤等,對外的帳簿有往來賬與銀行帳,該類帳的工作量較大,比較繁雜。 往來帳是指企業與往來戶 ( 客戶、供應商 ) 之間發生的應收款、預收款、應付款及預付款業務。

往來業務量對企業來說一般是比較多的。 在應收款方面,企業經常發生客戶拖欠款的現象,其中對應收款的業務跟蹤不力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在應付款方面,因往來的材料業務非常頻繁,每種材料又可能有多家供應商,這類業務的對帳經常比應付款的對帳業務還要煩,有時還容易發生爭執,影響企業形象與合作關係。

要管理好每一個往來戶的每一筆往來款,首先要對往來戶單獨設立帳戶,將每一筆應收、應付款詳細記錄清楚;當收款或付款時,將收到或付出的款項逐筆分配到應收或應付款記錄中進行勾對,銷掉應收或應付款記錄。

銀行帳因為牽涉到流動資金的管理,所以管理起來較為嚴格,需要計算每天的收入、支出並結出餘額。 另外,銀行帳管理還包括銀行對帳業務。 企業的開戶銀行為企業設立一本收入、支出明細帳,而企業本身也有銀行存款收入、支出的日記帳,這兩本帳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對帳問題。 銀行定期給企業發出銀行對帳單,企業根據對帳單上銀行帳的收入、支出記錄和自己的銀行日記帳進行核對,將對上的記錄核銷掉,查找出哪些記錄是銀行未登帳的 ( 銀行未達帳 ),哪些記錄是企業未登帳 ( 企業未達帳 ),並製作出未達帳調節表。

⑶ 財務報表及財務分析

企業每個核算期末都要製作報表,上報上級單位和財政稅務部門。 各類財務報表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例如財務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工作還能及時為企業領導提供相關的財務數據資訊,如:資金使用方式,企業盈利情況,資金運轉情況等。 這些資訊是企業領導制訂企業方針政策和決策時不可缺少的依據。 財務分析工作匯總各類財務資訊,通過分類整理和系統分析可以看出企業財務活動以及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