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是企業的重要資源,它包括生產與非生產性的資產。 企業的固定資產佔用企業的大量資金,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 市場上也有許多獨立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軟體供應,但只有與財務、生產、計劃等各管理子系統集成的軟體才能更好地使用、維護及管理好固定資產,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 固定資產業務管理概述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與工具等。 不屬於生產經營設備的物品,但單位價值在人民幣 2,000 元以上,並且使用年限超過兩年的,也屬於固定資產,其餘的工具、器具等作為低值易耗品處理。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制訂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與分類方法,各類或各項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可作為企業固定資產核算的依據。

固定資產管理子系統的基礎數據有:固定資產分類卡、固定資產科目設置 ( 如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租金費用等 ) 和固定資產卡片等。 企業固定資產的業務處理有固定資產增減、出租與租入、修理與折舊等。 固定資產表常見的形式如下所示: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編號:G0001 名稱:鐳射印表機
規格:EPSON LASERJET 5L 設備編號:S0001
類別:01 購買 租賃標誌:租入/出租
取得日期:2005/5/10 取得憑證號碼:12345678
生產廠家:EPSON 生產日期:2000/1/10
出廠產品編號:123456789A 來源單位:EPSON 廣州專賣店
貨幣單位:RMB 原幣價值:5000 本幣價值:5000
計量單位:台 數量:1
租賃合約編碼: 合約行號:
保管地點:計劃部辦公室 部門:BJ01 計劃部
固定資產狀態:使用  
是否計提折舊:是 折舊借方科目:4001 生產成本
折舊方法:1 平均年限法 折舊年限:5 已折舊年數: 已折舊月數:6
法定折舊方法:1 平均年限法 法定折舊年限:5 法定累計折舊金額:1000
淨殘值率:10% 累計折舊金額:1000
工作單位: 總工作量: 已完成工作量:

 

在固定資產的子系統中,相關的字段要採用編碼管理 ( 如部門、廠家等 )。 上表的相關資料都是固定資產子系統的基礎數據,在使用前必須先建立、維護這些基礎數據。

☛ 固定資產的增減

固定資產的增減核算一般要設立:” 固定資產 “、” 累計折舊 “、” 固定資產清理 ” 等帳戶。” 固定資產 ” 帳戶是用來核算固定資產增加、減少與結存的帳戶。” 累計折舊 ” 帳戶是用來核算固定資產每期折舊與累計折舊金額的帳戶。” 固定資產清理 ” 是用來核算固定資產因轉讓、報廢和損毀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價值,以及在清理中產生了清理費用、清理收入等的帳戶。

㈠ 固定資產增加的業務處理

固定資產增加的業務有:購入、自建、改建或擴建、其他單位投資轉入、融資租入、捐贈及盤盈等業務,簡述如下:

⑴ 固定資產購入處理

固定資產購入處理又分不需安裝與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處理。 不需安裝的固定資產,按購買價格和支付的包裝費、運輸費、保險費與稅金等,轉帳 ” 固定資產 ” 帳戶,貸記 ” 銀行存款 “、” 現金 ” 等帳戶。 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要先在 ” 在建工程 ” 帳戶中反映,交付使用時,在購價上加上包裝費、運輸費、保險費與稅金等,借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貸記 ” 在建工程 ” 帳戶。

⑵ 自建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完成後,按其過程發生的全部支出費用,轉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貸記 ” 在建工程 ” 帳戶。

⑶ 改建或擴建

若是使用中的固定資產,要從經營用固定資產轉入未使用的固定資產明細帳。 發生的改造費用,轉記 ” 在建工程 ” 帳戶,貸記 ” 原材料 “、” 應付工資 “、” 銀行存款 ” 等帳戶,回收的廢料沖減 ” 在建工程 “。 交付使用時,再將固定資產從 ” 未使用固定資產 ” 轉入 ” 經營使用固定資產 “。

⑷ 其他單位投資轉入

如果評估價值小於原單位帳面價值,按原價值轉帳 ” 固定資產 ” 帳戶,按評估價值貸記 ” 實收資本 ” 帳戶,差額貸記 ” 累計折舊 ” 如果評估價值大於原單位賬麵價值,則按確認的價值轉帳 ” 固定資產 ” 帳戶,貸記 ” 實收資本 ” 帳戶。

⑸ 融資租入

按租賃協議確定價值、運雜費等費用,轉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貸記 ” 在建工程 ” 或 ” 長期應付款 ” 帳戶。

⑹ 捐贈

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加上雜費等,轉帳 ” 固定資產 ” 帳戶,按已提折舊,貸記 ” 累計折舊 “,差額貸記 ” 資本公積 “。

⑺ 固定資產盤盈

在填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后,轉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按估計已提折舊,貸記 ” 累計折舊 “,差額貸記 ” 待處理財產損益 – 待處理固定資產損益 ” 帳戶,批准後再轉入 ” 營業外收入 – 固定資產盤盈 ” 帳戶。

㈡ 固定資產減少的業務處理

固定資產減少的業務處理有轉讓、報廢或損毀、盤虧等。

⑴ 固定資產轉讓

固定資產轉讓時先按固定資產凈值轉帳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按已提折舊轉帳 ” 累計折舊 “,按固定資產原值貸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 再按雙方協定價格借記 ” 銀行存款 ” 等帳戶,貸記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最後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后的淨收益 ( 或淨損失 ),借 ( 或貸 ) 記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貸 ( 或借 ) 記 ” 營業外收入 – 處理固定資產淨收益 ” ( 或 ” 營業外支出 – 處理固定資產淨損失 ” ) 帳戶。

⑵ 固定資產報廢或損毀

固定資產報廢或損毀發生時,轉帳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按已提折舊轉帳 ” 累計折舊 “,按原值貸記 ” 固定資產 ” 帳戶」。 清理的所有費用 ( 殘值、費用、賠償等 ) 均在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中核算,如果是收益則轉帳 ” 固定資產清理 ” 帳戶,貸記 ” 營業外收入 – 處理固定資產淨收益 “,如果損失則借記 ” 營業外支出 – 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 ” 等,貸記 ” 固定資產清理 “。

⑶ 固定資產盤虧

固定資產盤虧處理與固定資產盤盈的處理相反。

系統在處理固定資產的增減前,要設置增減類型,但有的系統沒有設置增減類型,只是在備註中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