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柏炒褐色,知母浸酒,炒,各四兩 ( 各 12g )、熟地酒蒸、龜板酥炙,各六兩 ( 各 18g )。

【用法】上為末,豬脊髓蜜丸。 服七十丸,空腹鹽白湯下 ( 現代用法:蜜丸,每服 9g,淡鹽湯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

【功用】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證。 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或痿軟,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證治機理】本證由肝腎陰虛,相火亢盛所致。 陰虛則相火無制,陰虛火旺,故骨蒸潮熱;迫津外泄,故夜臥盜汗;擾動精室,故而遺精滑洩;損傷肺絡,則咳嗽咯血;上擾心肝,則心煩易怒;肝主筋,腎主骨,陰虛有火,故足膝疼熱或痿軟不用;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皆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宜滋補真陰以固其本,降泄相火以清其源。

【方解】方用熟地滋補真陰,填精益髓;龜板滋陰潛陽,補腎健骨。 二藥相須,補陰固本,滋水亦可制火,共為君藥。 相火既動,必資清降,故以黃柏之苦寒降泄,” 專瀉腎與膀胱之火 ” (《藥品化義》);知母味苦性寒質潤,既能清洩肺、胃、腎三經之火,又能滋三經之陰。 知母、黃柏相須為用,知母滋陰清熱,黃柏雖無滋陰之功,確屬 ” 堅陰 ” 之品,二者善能清降陰虛之火,用以為臣。 丸用豬脊髓養陰,蜂蜜補中潤燥,共增滋補真陰之效,是為佐藥。 合而成方,既滋陰,又降火,但龜板、熟地用量略多,以滋陰培本為主,故曰 ” 大補陰丸 “,實乃補瀉並施之方。

【配伍特點】甘鹹苦寒合方,滋陰培本為主,降火清源為輔。

【運用】本方為治療陰虛火旺證之常用方。 以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心煩易怒,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為辨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