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北沙參、麥冬、當歸身 ( 各 9g ),生地黃 ( 18g )、枸杞子 ( 9g )、川楝子 ( 6g ) ( 原著本方無用量 )。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陰疏肝。
【主治】肝腎陰虛,肝氣鬱滯證。 胸脘脇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 亦治疝氣瘕聚。
【證治機理】本證由肝腎陰虛,肝氣鬱滯所致。 陰血不足,不能濡養肝脈,又兼肝氣不舒,氣滯不通,故胸脘脇痛;肝氣犯胃,則吞酸吐苦;陰虛液耗,津不上承,且有虛火,故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肝氣不舒,則肝之經脈鬱滯,久則結為疝氣瘕聚。 治療之法,必大力滋養肝腎陰血,兼以條達肝氣,以標本兼顧。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黃為君葯,滋養肝陰,涵養肝木。 臣以枸杞子滋養肝腎;當歸補血養肝,且補中有行;沙參、麥冬滋養肺胃之陰,養肺陰以清金制木,養胃陰以培土榮木。 少佐一味辛涼之川楝子疏肝洩熱,理氣止痛,順氣條達之性,而無劫陰之弊。 諸藥合用,則肝陰得補,肝氣得舒,則諸症自癒。
【配伍特點】肝腎肺胃兼顧,旨在涵木;甘寒少佐辛疏,以適肝性。
【運用】本方為治療陰虛氣滯證之常用方。 以胸脘膿痛,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虛弦為辨證要點。 本方為清代醫家魏之琇所創制,魏氏在運用此方時提出:如大便秘結,加蔞仁,肅肺而潤腸通便;有虛熱或汗,加地骨皮以清虛熱;痰多,加貝母止咳化痰;舌紅而乾,陰虧過甚者,加石斛以滋養陰津;脇脹,加芍藥、甘草以緩急止痛;腳弱,加牛膝、薏苡仁補腎活血並祛濕;不寐,加酸棗仁養心安神;口苦燥,加黃蓮三至五分,以清熱瀉火。
【鑒別】一貫煎與逍遙散均能疏肝理氣,主治肝鬱不舒之膿痛。 但逍遙散疏肝養血健脾三者並重,主治肝鬱兼血虛、脾虛之脇肋疼痛,常兼有頭痛目眩、神疲食少等症;本方則重在滋養肝腎之陰,主治陰虛氣滯之脇肋疼痛,而見咽乾口燥、吞酸吐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