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赤白何首烏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之。 豆熟,取出去豆,曝乾,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曝乾為末,各一斤 ( 各 500g )、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曬乾研末,各一斤 ( 各 500g )、牛膝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乾,八兩 ( 250g )、當歸酒浸,曬,八兩 ( 250g )、枸杞子酒浸,曬,八兩 ( 250g )、菟絲子酒浸生芽, 研爛,曬,八兩 ( 250g )、補骨脂以黑脂麻炒香,四兩 ( 120g )。
【用法】石臼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清晨溫酒下,午時薑湯下,臥時鹽湯下 ( 現代用法:為蜜丸,每服 9g,日 2 服,淡鹽水送服 )。
【功用】補益肝腎,烏髮壯骨。
【主治】肝腎不足證。 鬚髮早白,脫髮,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腎虛不育等。
【證治機理】本方主治諸證,皆由肝腎不足所致。 肝藏血,髮為血之餘;腎藏精,其華在髮,故髮之榮枯與肝腎關係最為密切。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故齒為腎所主。 肝腎虧虛,精血匱乏,不能上榮於髮、牙齒,故見鬚髮早白、脫髮、牙齒動搖;肝腎不足,筋骨不健,故腰膝酸軟;腎失封藏,精關不固而夢遺滑精。 治宜養肝補腎。
【方解】方中重用赤、白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壯筋骨,為君藥。 赤、白茯苓補脾益氣,寧心安神,以人乳制用,其滋補之力尤佳,《隨息居飲食譜》謂人乳能 ” 補血 “、充液、填精、化氣、生肌、安神、益智 “,而為臣藥。 佐以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益精血;當歸補血養肝;牛膝補肝腎,堅筋骨,活血脈。 上四味皆用酒浸,以助藥力上行之勢。 少佐補骨脂補腎溫陽,固精止遺。 諸葯相合,補肝腎,益精血,壯筋骨,烏鬚髮,故以 ” 美髯 ” 名之。
是方之證屬肝腎不足,腎精失充。 所用之葯,雖無峻補陰陽之能,然兼顧腎之陰精陽氣,故將此方歸類於下。
【配伍特點】平補肝腎,滋補精血,佐以溫陽,久服無偏勝之弊。
【運用】本方為治療肝腎不足所致鬚髮早白之常用方。 以鬚髮早白,脫髮,腰膝酸軟為辨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