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人參二兩 ( 60g )、黃芪蜜炙、白术陳土蒸,各三兩 ( 各 90g )、當歸酒蒸、棗仁去殼,炒、遠志去心,甘草水泡,炒、白芍酒炒、山藥乳蒸、茯苓乳蒸,各一兩 五錢 ( 各 45g ),枸杞子酒蒸、大熟地酒蒸,曬,各四兩 ( 各 120g )、河車甘草水洗,一具 ( 1 個 )、鹿角蒸膏,一斤 ( 500g )、龜板與鹿角同熬膏,八兩 ( 240g )。
【用法】以龜、鹿膠和葯,加煉蜜為丸,每早開水下四錢 ( 12g ) ( 現代用法:蜜丸,每服 9g )。
【功用】補五臟虛損。
【主治】虛勞。 氣短乏力,食少神疲,心悸失眠,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
【證治機理】本方在《醫學心悟》中為治虛勞之方,虛勞者乃陰陽氣血俱虛也。 氣虛則氣短乏力,血虛則心神失養而心悸、失眠;氣血不足,故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無華;真元虛損,精血不足,則腰膝酸軟、身體羸瘦。 治宜氣血陰陽並補之法,且補不宜峻,當圖緩功。
【方解】方中以紫河車為君,補氣養血益精,” 療諸虛百損 ” (《本草蒙筌》)。 臣以人參大補元氣;鹿角膠溫陽補血益精;龜板膠滋陰養血。 佐以黃芪、白术、山藥、茯苓補氣健脾,合人參以助後天生化之源;熟地、枸杞子補腎養血,益精填髓;當歸、白芍,合熟地以滋陰補血;棗仁、遠志寧心安神。 諸藥相合,虛勞得補,而五臟之虛自痊癒。
【配伍特點】五臟虛損同益,脾腎為要;氣血陰陽並補,補而不峻。
【運用】本方為補益虛損之常用方。 以氣短乏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為辨證要點。 原書記載本方加減:” 陰虛內熱甚者,加丹皮二兩; 陽虛內寒者,加肉桂五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