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沙土,各等分 ( 各 6g )。
【用法】上先用酽醋調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 (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服 6g,用黃酒或醋沖服;亦可作湯劑,用紗布包,水煎服 )。
【功用】活血祛瘀,散結止痛。
【主治】瘀血疼痛證。 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產後惡露不行,或月經不調,少腹急痛。
【證治機理】本方所治諸痛皆由瘀血內停所致。 瘀阻胸中,故心胸刺痛;瘀滯中焦,則脘腹疼痛; 瘀留下焦,則少腹急痛;瘀阻胞宮,沖任失調,則月經不調或產後惡露不行。 治宜活血祛瘀止痛。
【方解】方中五靈脂苦鹹甘溫,入肝經血分,且用酒研,功擅通利血脈,散瘀止痛;蒲黃甘平,《神農本草經》謂其 ” 消瘀血 “,炒用並能止血,二者相須為用,化瘀散結止痛。 調以米醋,或用黃酒衝服,乃取其活血脈,行藥力,化瘀血,以增活血止痛之功,且制五靈脂氣味之腥臊。 二藥合用,葯簡力專,共奏祛瘀止痛、推陳出新之功,使瘀血除,脈道通,則諸症自解。 吳謙釋用本方 ” 不覺諸證悉除,直可以一笑置之矣 “,故以 ” 失笑 ” 名之。
【配伍特點】獨取祛瘀止痛之品,藥簡力專。
【運用】本方為治療瘀血疼痛之基礎方,尤以肝經血瘀者為宜。 以心腹刺痛,或婦人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為辨證要點。 五靈脂易敗胃,脾胃虛弱者及月經期婦女慎用;孕婦禁用。
【附方】
⑴ 丹參飲 (《時方歌括》)
丹參一兩 ( 30g ),檀香、砂仁各一錢半 ( 各 4.5g ),以水一杯半,煎七分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血瘀氣滯證。 症見心胸刺痛,胃脘疼痛,痛有定處,拒按。
⑵ 活絡效靈丹 (《醫學衷中參西錄》)
當歸、丹參、生明乳香、生明沒藥各五錢 ( 各 15g ),上藥四味作湯服。 若為散,一劑分作四次服,溫酒送下。
功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主治:氣血凝滯證。 症見心腹疼痛,或腿臂疼痛,或跌打瘀腫,或內外瘡疡以及癥瘕積聚等。
【鑒別】失笑散、丹參飲與活絡效靈丹均可治血瘀之證。 但失笑散中以五靈脂配伍蒲黃,均為祛瘀止痛之品,為治療瘀血疼痛之基礎方,尤以肝經血瘀者為宜。 丹參飲與活絡效靈丹均有丹參,治療血瘀氣滯證。 活絡效靈丹配乳香、沒藥、當歸,故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強,且祛瘀不傷血,故為血瘀所致心腹諸痛、癥瘕積聚,以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之有效方劑;丹參飲則佐檀香、砂仁,行氣止痛之力優,且行氣不傷陰,系血瘀氣滯所致之心胃諸痛之常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