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 各 6g )。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 6g ),熱酒一盅調服。 更敷傷處。 若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每服三錢 ( 9g ),用熱童便調服 (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次 3~6g,每日 3 次,用熱酒或童便調服;外用適量,敷患處;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服藥后,蓋被取汗,避風 )。

【功用】祛風化痰,定搐止痙。

【主治】破傷風。 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脈弦緊。

【證治機理】本證系由皮肉破損,風毒之邪侵如肌腠、經脈所致。 風毒之邪從破損之處,侵入經脈,以致營衛不暢,津液不行,凝聚成痰。 風氣通於肝,風性勁急,風勝則動,以致筋脈拘急而見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 治宜祛風化痰止痙為主。

【方解】方中白附子、天南星功善祛風化痰,定搐解痙,共為君藥。 羌活、防風、白芷辛溫而散,疏散經絡之風,導風毒之邪外出,為臣藥。 天麻化痰息風,長於解痙,為佐藥。 熱酒或童便調服,有通經絡、行氣血之功,為佐使。 諸藥配伍,共奏祛風化痰、定搐止痙之功。

本方是由《普濟本事方》玉真散衍化而來,原方僅南星、防風兩味,主治破傷風。 《外科正宗》又加入白附子、羌活、白芷、天麻,其祛風化痰解痙之效尤優於前者。

【配伍特點】法取辛溫疏散,祛風化痰以止痙。

【運用】本方為治療破傷風之代表方。 以牙關緊急,身體強直,角弓反張為辨證要點。

【附方】

⑴ 五虎追風散 (《史全恩家傳方》)

蟬蜕一兩 ( 30g )、天南星二錢 ( 6g )、明天麻二錢 ( 6g )、全蟲帶尾,七個 ( 30g )、殭蠶炒,七條 ( 20g ) 為末,每服 5g,酒沖朱砂五分 ( 1.5g ),每服後五心汗出即有效。 但不論出汗與否,應於第二日再服,每日 1 付,連服 3 日。

功用:祛風解痙止痛。

主治:風中經絡之破傷風。 症見牙關緊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張等。

【鑒別】五虎追風散與玉真散均可祛風止痙而主治破傷風,但五虎追風散重用蟬蜕、全蝎、殭蠶等蟲類藥,長於解痙定搐;玉真散以白附、天南星為君,重在祛風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