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生白芍六錢 ( 18g )、阿膠三錢 ( 9g )、生龜板四錢 ( 12g )、幹地黃六錢 ( 18g )、麻仁二錢 ( 6g )、五味子二錢 ( 6g )、生牡蠣四錢 ( 12g )、麥冬連心,六錢 ( 18g )、炙甘草四錢 ( 12g )、雞子黃生,二枚 ( 2 個 )、鱉甲生,四錢 ( 12g )。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 現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溫服 )。
【功用】滋陰息風。
【主治】陰虛風動證。 溫病後期,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脈弱有時時欲脫之勢。
【證治機理】本證系由溫病遷延日久,邪熱灼傷真陰,或因誤汗、妄攻,重傷陰液所致。 肝為風木之臟,陰液大虧,水不涵木,虛風內動,而見手足瘛疭;真陰欲竭,故見神倦乏力、舌绛少苔,脈弱有時時欲脫之勢。 本證邪熱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故治宜味厚滋補之品,滋陰養液,填補欲竭之真陰,平息內動之虛風。
【方解】方中雞子黃、阿膠均為血肉有情之品,滋陰養液以息風,為君藥。 重用生白芍、乾地黃、麥冬滋水涵木,柔肝濡筋,為臣藥。 陰虛則陽浮,故以龜板、鱉甲、牡蠣等介類潛鎮之品,滋陰潛陽,重鎮息風;麻仁養陰潤燥;五味子味酸善收,與滋陰藥相伍而收斂真陰,配白芍、甘草能酸甘化陰。 以上諸葯協助君臣以加強滋陰息風之功,均為佐藥。 炙甘草調和諸葯,為使。 諸藥相伍,使真陰得復,浮陽得潛,則虛風自息。
本方系由《溫病條辨》加減復脈湯 ( 炙甘草、乾地黃、生白芍、阿膠、麥冬、麻仁 ) 加味而成。 由於溫病時久,邪熱灼傷真陰,虛風內動,故加雞子黃、五味子、龜板、鱉甲、牡蠣等滋陰潛陽之品,從而由滋陰潤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陰息風之劑。
【配伍特點】血肉有情之品與滋養潛鎮之藥合方,寓息風於滋養之中,共成 ” 酸甘鹹法 “。
【運用】本方為治療溫病後期,真陰大虧,虛風內動證之常用方。 以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喘,加人參;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若陰液雖虧而邪熱猶盛者,則非本方所宜。 《溫病條辨》卷三有言:” 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複脈。 ”
【附方】
⑴ 小定風珠 (《溫病條辨》)
雞子黃生用,一枚 ( 1 個 )、真阿膠二錢 ( 6g )、生龜甲六錢 ( 18g )、童便一杯 ( 15mL )、淡菜三錢 ( 9g ),水五杯,先煮龜甲、淡菜,得二杯,去滓,入阿膠,上火烊化,內雞子黃,攪令相得,再沖童便,頓服之。
功用:滋陰息風止噦。
主治:溫邪久踞下焦,既絕且噦,脈細而勁。
⑵ 三甲複脈湯 (《溫病條辨》)
炙甘草六錢 ( 18g )、乾地黃六錢 ( 18g )、生白芍六錢 ( 18g )、麥冬不去心,五錢 ( 15g )、阿膠三錢 ( 9g )、麻仁三錢 ( 9g )、生牡蠣五錢 ( 15g )、生鱉甲八錢 ( 24g )、生龜板一兩 ( 30g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功用:滋陰復脈,潛陽息風。
主治:溫病熱邪羈下焦,熱深厥甚。 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者心中痛。 或手足蠕動者。
【鑒別】大、小定風珠和三甲復脈湯同為滋陰息風之劑,均治陰虛風動之證。 其中大定風珠屬 ” 酸甘鹹法 “,滋陰息風之力較強,兼能收斂陰氣,適用於陰虛風動重證,有時時欲脫之勢者;小定風珠屬 ” 甘寒鹹法 “,滋陰息風之力較弱,但能降火安神,主治陰虛風動輕證,伴有呃逆者;三甲複脈湯屬 ” 鹹寒甘法 “,因方中所含之加減復脈湯本身具有養心複脈之功,功效長於複脈而息風之力稍遜,故吳氏用以治療陰虛風動而心脈失養,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痛,脈細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