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茯苓四兩 ( 12g )、桂枝三兩 ( 9g )、白术三兩 ( 9g )、甘草炙,二兩 ( 6g )。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 現代用法:水煎服 )。
【功用】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脇支滿,目眩心悸,或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證治機理】本證系由中陽素虛,飲停心下所致。脾居中州、司運化,若脾陽不足,健運失常,則水溼內停,成痰成飲。又飲動不居,隨氣升降,無處不到;飲停心下,氣機不暢,則胸脇支滿;痰阻中焦,清陽不升,則頭暈目眩;痰飲凌心犯肺,心陽被遏,則心中動悸,肺氣不利,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亦爲痰飲內停之癥。諸症皆由痰飲,痰飲又緣陽虛,故臨證當遵仲景 ”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 之旨,治以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方解】方以甘淡之茯苓爲君,健脾利水滲溼,消已聚之飲,杜生痰之源。臣以桂枝溫陽化氣。苓、桂相伍,溫陽行水之功著,爲陽虛水停之常用配伍。再佐以白术健脾燥溼,苓、术相須,健脾祛溼之力強,是治病求本之意。又輔以炙甘草,補中益氣,其合白术,益氣健脾,崇土制水;配桂枝,辛甘化陽,溫補中焦,並可調和諸藥,而兼佐使之用。四藥相合,中陽得建,痰飲得化,津液得布,諸症自愈。
【配伍特點】淡滲甘溫合法,溫而不熱,利而不峻,爲治痰飲之和劑。
【運用】本方爲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以胸脇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爲辨證要點。原方用法之後有 ” 小便則利 ” 四字,即服本方後,小便增多,此爲飲從小便而去之兆,亦即《金匱要略》”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 ” 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