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爲薑科植物薑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鮮根莖。主產於四川、貴州、湖北、廣東、廣西。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本品香氣特異,味辛辣。以質嫩者爲佳。切厚片,生用。

【藥性】辛,微溫。歸肺、脾、胃經。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

【應用】

⑴ 風寒感冒

本品辛散溫通,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但作用較弱,故適用於風寒感冒輕證,可單煎或配紅糖、蔥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爲輔助之品,與桂枝、羌活等辛溫解表藥同用,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力。

⑵ 脾胃寒證

本品辛散溫通,能溫中散寒,對寒犯中焦或脾胃虛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嘔吐者,可收祛寒開胃、止痛止嘔之效,宜與高良薑、胡椒等溫裏藥同用。若脾胃氣虛者,宜與人蔘、白朮等補脾益氣藥同用。

⑶ 胃寒嘔吐

本品辛散溫通,能溫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嘔功良,素有 ” 嘔家聖藥 ” 之稱,隨證配伍可治療多種嘔吐。因其本爲溫胃之品,故對胃寒嘔吐最爲合適,可配伍高良薑、白豆蔻等溫胃止嘔藥。若痰飲嘔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湯 (《金匱要略》);若胃熱嘔吐者,可配黃蓮、竹茹、枇杷葉等清胃止嘔藥。某些止嘔藥用薑汁制過,能增強止嘔作用,如薑半夏、薑竹茹等。

⑷ 寒痰咳嗽

本品辛溫發散,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於肺寒咳嗽,不論有無外感風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選用。治療風寒客肺,痰多咳嗽,惡寒頭痛者,每與麻黃、杏仁同用,如三拗湯 (《和劑局方》)。外無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與陳皮、半夏等藥同用,如二陳湯 (《和劑局方》)。

⑸ 魚蟹中毒

本品能解魚蟹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對魚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均有一定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傷陰,故熱盛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現代研究】

⑴ 化學成分

主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爲 α – 薑烯、β – 檀香萜醇、β – 水芹烯、6 – 薑辣素、3 – 薑辣素、4 – 薑辣素、5 – 薑辣素、8 – 薑辣素、生薑酚、薑醇、薑烯酮、薑酮等。還含天冬氨酸,穀氨酸,絲氨酸等氨基酸。《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 0.12% ( mL/g ),含 6 – 薑辣素 ( C17H26O4 ) 不得少於 0.050%,8 – 薑酚 ( C19H30O4 ) 和 10 – 薑酚 ( C21H34O4 ) 總量不得少於 0.040%;飲片含 6 – 薑辣素 ( C17H26O4 ) 不得少於 0.050%。

⑵ 藥理作用

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其醇提取物能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心臟。

正常人咀嚼生薑,可升高血壓。生薑水浸液對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堇色毛癬菌、陰道滴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作用,並有防止血吸蟲卵孵化及殺滅血吸蟲作用。

附藥:生薑皮、生薑汁

⑴ 生薑皮

本品爲薑科植物薑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根莖切下的外表皮。性味辛、涼。功能和脾行水消腫,主要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煎服,3 ~ 10g。

⑵ 生薑汁

本品系用生薑搗汁入藥。功同生薑,但偏於開痰止嘔,便於臨床應急服用。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腫痛,或嘔逆不止、難以下食者,可取汁沖服,易於入喉;也可配竹瀝,沖服或鼻飼給藥,治中風卒然昏厥者。用量 3 ~ 10 滴,沖服。

生薑

Image 1 o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