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爲脣形科植物石香薷 Mosla chinensis Maxim. 或江香薷 Mos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 的乾燥地上部分。青香薷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香薷主產於江西。夏季莖葉茂盛、花盛開時擇晴天採割,除去雜質,陰乾。切段。本品氣清香而濃,味微辛而涼。以穗多、質嫩、葉青綠色、香氣濃者爲佳。生用。
【藥性】辛,微溫。歸肺、脾、胃經。
【功效】發汗解表,化溼和中,利水消腫。
【應用】
⑴ 外感風寒,內傷暑溼,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
本品辛溫發散,入肺經能發汗解表而散寒;其氣芳香,入於脾胃又能化溼和中而祛暑,多用於暑天感受風寒而兼脾胃溼困,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重,無汗,脘滿納差,腹痛吐瀉,苔膩者,可收外解風寒,內化溼濁之功。因該證多見於暑天貪涼飲冷之人,故前人稱 ”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 “,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 (《和劑局方》)。
⑵ 水腫,小便不利,腳氣浮腫
本品辛散溫通,外能發汗以散肌表之水溼,又能宣肺氣啓上源,通暢水道,以利尿退腫,多用於水腫而有表證者。治療水腫、小便不利以及腳氣浮腫者,可單用或與健脾利水的白朮、茯苓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用於發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煎;用於利水消腫及腳氣浮腫者,量宜稍大,且須濃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發汗之力較強,表虛有汗及暑熱證當忌用。
【現代研究】
⑴ 化學成分
主要含揮發油:麝香草酚,香荊芥酚,百里香酚,聚傘花素,乙酸百里酯,乙醇香荊酯等;黃酮類成分:5 – 羥基 – 6,7 – 二甲氧基黃酮,5 – 羥基 – 7,8 – 二甲氧基黃酮,洋芹素等。《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 0.60% ( mL/g ),含麝香草酚 ( C10H14O ) 與香荊芥酚 ( C10H14O ) 的總量不得少於 0.16%。
⑵ 藥理作用
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腸蠕動。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海州香薷的水煎劑有抗病毒作用。此外,香薷酊劑能刺激腎血管而使腎小球充血,濾過性增大而有利尿作用。